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帝
释义
五帝
五帝wǔ dì  ❶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时在三皇之后,代以前。最早见于《荀子·非相》。有四种说法:(1)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2)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礼记·月令》);(3)少昊()、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帝王世纪》);(4)黄帝少皞帝喾帝挚帝尧(《道藏·洞神部·谱录类·混元圣纪》引梁武帝说)。他们都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
  ❷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之天帝,即五方神。《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拒”亦作“矩”,“汁”亦作“叶”。
出处:语词卷 • W • wǔ • 五
五帝  中国上古时代五位帝王的统称,后被儒教所吸收。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都祭祀五帝。但五帝是谁,说法不一。秦国祭祀伏羲(太昊)、少昊、黄帝、炎帝。汉代加上颛顼,共五位。司马迁写《史记》,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秦汉尊之为上帝。以黄帝为中心,分别是东方青帝太昊、南方炎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中央黄帝。两汉之际,纬书为五位上帝创造了两套名号,后来的国家祭祀采取了其中之一,认为天上的五帝是五行和五方之帝,分别称青帝灵威仰、炎帝赤熛怒、白帝白招矩、黑帝叶(或汁)光纪、黄帝含枢纽。原五帝被称为五人帝,不再具有上帝的资格。到明代,取消五帝祭祀,五人帝在国家的帝王神中,排在三皇之后。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神 祇
五帝  中国上古时代五位帝王的统称,后被儒教所吸收。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都祭祀五帝。但五帝是谁,说法不一。秦国祭祀伏羲(太昊)、少昊、黄帝、炎帝。汉代加上颛顼,共五位。司马迁写《史记》,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秦汉尊之为上帝。以黄帝为中心,分别是东方青帝太昊、南方炎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中央黄帝。两汉之际,纬书为五位上帝创造了两套名号,后来的国家祭祀采取了其中之一,认为天上的五帝是五行和五方之帝,分别称青帝灵威仰、炎帝赤熛怒、白帝白招矩、黑帝叶(或汁)光纪、黄帝含枢纽。原五帝被称为五人帝,不再具有上帝的资格。到明代,取消五帝祭祀,五人帝在国家的帝王神中,排在三皇之后。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神 话
五帝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时在三皇之后,夏代以前。最早见于《荀子·非相篇》。有四种说法:(1)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大戴礼·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2)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礼记·月令》);(3)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帝王世纪》);(4)黄帝、少皞、帝喾、帝挚、帝尧(《道藏·洞神部·谱录类·混元圣纪》引梁武帝说)。他们都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古史传说人物
五帝  神话传说中远古的五位天帝。有多种说法。汉王逸注《楚辞·九章·惜诵》云:“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为太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昊,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周礼·天官·太宰》“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
出处:中国文学卷 • 民间文学 • 神 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