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词条 | 五德终始说 |
释义 | 五德终始说 五德终始说 战国末邹衍创立的关于历史变化的学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邹衍“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认为水、火、金、木、土五种物质相克的循环变化,决定着历史上王朝的兴替和制度的变化。天子一定要得到五行中的一德,上天才显示祥符,表明已坐稳了皇位。后一德胜过前一德时,王朝就发生更迭了。“邹子终始五德,从无不胜,土德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刘歆《七略》)如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递嬗,就是火(周)克金(商)、金克木(夏)的结果。把王朝更替同阴阳消息、五行相克进行牵强比附,将历史演变说成五行相克顺序所发生的必然性(“天祥”),是唯心主义的历史循环论。但此说解决了当时的一个急迫问题,为新王朝的产生、君权的转移,寻找到了合法性的理论根据。自秦汉以后,后代帝王纷纷仿效之。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