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文书 • 书法 • 碑刻
词条 | 好太王碑 |
释义 | 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 亦称《好大王碑》、《广开土王陵碑》、《高句丽广开土境平安好大王陵碑》等。中国古代高句丽王朝碑刻。书者不详,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立,1880年(清光绪六年)发现于吉林集安。碑身高639厘米,四面环刻,共43行,每行41字。为广开土王死后三年,其子长寿王为纪念其父功绩和铭记守墓烟户所刻。书法方整淳厚,古雅朴茂,用笔隶楷相间,圆笔居多,结字多方,章法有疏密、大小、轻重变化而能出之随意自然。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文书 • 书法 • 碑刻 好太王碑 亦称“好大王碑”、“广开土王碑”、“广开土王陵碑”、“永乐太王碑”。在吉林省集安市太王乡大碑街。好太王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名安,《三国史记》作谈德。公元391年即位,号“永乐太王”,逝于412年,谥号“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此碑是其子长寿王于414年所立,为记功碑。碑由一方柱形角砾凝灰岩巨石略加修琢而成,石质粗砺,碑面不平。高6.39米,底部宽1.34~1.97米,顶部宽1~1.6米。碑体矗立在一块花岗岩石板上。碑文镌刻在竖栏内,共44行,原刻总计1775字。碑文涉及高句丽建国传说,好太王功绩及当时东北、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倭人之间的关系,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资料。碑文字体为隶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吉林省 好太王碑 高句丽国王谈德的碑。“太”或作“大”。亦称“广开土王碑”,皆后人取自谈德谥号“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立。1880年(清光绪六年)发现,在今吉林集安城东。为四面长方形巨石,高6米,四面皆刻字。碑文简述高句丽始祖朱蒙(邹牟)的传说等,重点介绍好太王一生功绩。《满洲金石志》、《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录其全文。对研究高句丽史和与夫馀、肃慎(挹娄)、新罗、百济、日本的关系史,具有重要价值。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东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