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教 义
词条 | 五时 |
释义 | 五时 五时 ⑴ 南朝宋慧观总弁一切佛说为二教五时。据吉藏《三论玄义》卷上:(1) 三乘别教,“为声闻人说于四谛,为辟支佛演说十二因缘,为大乘人明于六度”。(2) 《般若》,“通化三机,谓三乘通教”。(3) 《净名》、《思益》,“赞扬菩萨,抑挫声闻,谓抑扬教”。(4) 《法华》,会彼三乘,同归一极,谓同归教。(5) 《涅槃》,“名常住教”。 ⑵ 天台宗判教为“五时八教”。(1) 华严时,谓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成道,说大乘无上法门《华严经》,共经27日。因此经高深,解悟者少。(2) 鹿苑时(或称阿含时),说《华严经》后12年,为根底浅者讲《阿含经》小乘经典,因其讲经地在鹿野苑,故名。(3) 方等时,鹿苑时后8年,应众根机说大乘佛法,如《维摩经》、《金光明经》、《楞伽经》等;“方等”是大乘经的通称,以大乘初期为方等时。(4) 般若时,方等时后22年间,说《般若经》,宣传诸法皆空之理。(5) 法华涅槃时,般若时后8年,说《妙法莲华经》和《大涅槃经》,阐发佛陀出世本意。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教 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