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按即春神句芒、夏神祝融、中央后土、秋神蓐收、冬神玄冥。
❷《礼记·曲礼下》:“〔天子〕祭五祀。”郑玄注:“五祀,户、灶、中霤、门、行也。”《礼记·祭法》:“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又《王制》:“大夫祭五祀。”注与《祭法》同。《白虎通·五祀》:“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霤也。”
出处:语词卷 • W • wǔ • 五
词条 | 五祀 |
释义 | 五祀 五祀(wǔ sì) 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祇。 ❶《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按即春神句芒、夏神祝融、中央后土、秋神蓐收、冬神玄冥。 ❷《礼记·曲礼下》:“〔天子〕祭五祀。”郑玄注:“五祀,户、灶、中霤、门、行也。”《礼记·祭法》:“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又《王制》:“大夫祭五祀。”注与《祭法》同。《白虎通·五祀》:“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霤也。” 出处:语词卷 • W • wǔ • 五 五祀 儒教的五种神灵祭祀,指门、户等神,其说法不尽一致。《礼记·曲礼下》:“[天子]祭五祀。”郑玄注:“五祀:户、灶、中霤、门、行也。”《礼记·祭法》:“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礼记·王制》:“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郑玄注认为此处之“五祀”即《礼记·祭法》中之五祀,指司命、中霤、门、行、厉。《白虎通》认为,五祀即门、户、井、灶、中霤。依儒教规定,大夫以上才可祭五祀,但后来在儒教流行地区,逐渐成为全民祭祀对象,其中最重要者为门神和灶神。另,《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注认为这里的五祀指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礼 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