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美术卷 • 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 名词术语
词条 | 釉上彩 |
释义 | 釉上彩 釉上彩 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在烧成的素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烤而成,因彩附着于釉面之上,故名。中国元明清时期景德镇釉上彩尤为发达,出现了金彩、五彩、素三彩、粉彩、珐琅彩、黑彩、墨彩、杂彩、广彩等品种。 出处:美术卷 • 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 名词术语 釉上彩 中国传统的在胎体釉层上彩绘的装饰技法。根据上彩后焙烧的温度及烧制次数,分为高温釉上彩和低温釉上彩。高温釉上彩指坯体施釉后,在釉层上点绘或描绘图案,后经1200℃~1300℃高温一次性烧成,因此常有与釉熔融的现象。如青釉褐斑、白釉褐斑、天蓝釉红斑、黑釉铁锈花、青白釉褐斑、釉上褐彩等。低温釉上彩指在已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用彩料绘画,再入窑在600℃~900℃低温下二次烧成。如釉上红彩、红绿彩、五彩、粉彩、珐琅彩、墨彩等。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器物 • 瓷器 • 釉彩 釉上彩 瓷器的一种装饰手段。用各种彩料在烧制好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经600~900℃低温烘烤而成。包括五彩、粉彩、珐琅彩、描金等。中国最早的釉上彩瓷是产于宋金时期的北方的红绿彩瓷,为后世釉上彩瓷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出处:材料科学卷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传统陶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