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zhǔ  支撑;拄持。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鼎也,不可以柱车。”  另见zhù。
出处:语词卷 • Z • zhǔ • 柱
zhù  ❶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长条形构件。一般为竖立的,用以支承梁、桁架、楼板等。通常用钢筋混凝土、钢材、砖石、木材等制成。
  ❷瑟、筝等拨弦乐器架弦的码子。木制,桥形,立在瑟、筝等的面板上,一柱架一弦,定弦时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弹奏时则将弦的振动传导至音箱,使琴音得到美化和增强。又,琵琶等拨弦乐器上用以确定音位、便于按弦取音的“品”和“相”,古时亦称“柱”。
  ❸指柱状之物。如:水柱;脊柱。《墨子·备城门》:“藉车之柱,长丈七尺。”
  ❹直立高耸。《庄子·徐无鬼》:“藜藿柱乎鼪鼬之径。”
  另见zhǔ。
出处:语词卷 • Z • zhù • 柱
  中、低级晶族中常见的一类外形呈棱柱状之单形的统称。均是由对称上相互联系的若干同种晶面平行于同一晶棱方向(在中级晶族晶体中必为平行于晶体的*高次轴)分布而组成的几何上的棱柱体。常见的有菱方柱、四方柱、六方柱等。组成这类柱的晶面则称“柱面”。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结晶学
  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杆件,一般为竖立的,用以支承梁、桁架、楼板等。通常用钢筋混凝土、钢材、砖石、木材等制成。在细长的柱中,当轴向压力达到临界压力时会丧失稳定,称“屈曲”,设计时必须防止。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建筑结构
  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构件。一般为竖立,用以支承梁、桁架、楼板等构件。通常用钢筋混凝土、钢材、砖石、木材等制成。在细长的柱中,当轴向压力达到临界压力时会丧失稳定,即屈曲,设计时必须防止。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按构件所处的部位分为外柱和内柱。外柱正面两柱间的距离称为“开间”,用以界定“面阔”,如正面有十柱,则称“面阔九间”;而以侧面两柱间的距离界定“进深”。内柱的设置,为扩大室内空间或采用“减柱法”。
出处:美术卷 • 建筑艺术 • 名词术语
  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长条形构件。一般为竖立的,用以支承梁、桁架、楼板等。通常用钢筋混凝土、钢材、砖石、木材等制成。在细长的柱中,当轴向压力达到临界压力时会丧失稳定,即所谓“屈曲”,设计时必须防止。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力  学 • 固体力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