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里昂惕夫反论
释义
里昂惕夫反论
里昂惕夫反论  亦称“里昂惕夫之谜”。与“要素禀赋论”结论相反的国际贸易观点。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assilyLeontief,1906—1999)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来验证要素禀赋论的观点。根据要素禀赋论,美国的资本相对充裕,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然而,里昂惕夫发现,美国1947年和1951年的200多种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部门的有关数据表明: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当时西方经济学界已经广泛接受的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正好相反。对于该反论的一种解释是,里昂惕夫在分析进口产品的劳动力和资本含量时,用的是这些产品在美国的等价物,而美国在生产这类产品时更多地运用资本密集的方式,由此使进口产品看似资本密集型,而实际未必如此;另一种解释是,里昂惕夫所定义的资本仅仅包含物质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等),却完全忽略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美国劳动比外国劳动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若把人力资本这一部分加到实物资本上,就会使美国出口品的资本密集度高于进口替代品。里昂惕夫反论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其投入-产出分析法对贸易结构的计算分析,开辟了用统计数据全面检验贸易理论的新路。
出处:管理学卷 • 国际商务 • 国际贸易
里昂惕夫反论  亦称“里昂惕夫之谜”。美籍俄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统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认为,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战后美国对外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丰裕而劳动力稀缺的国家,却在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结论被称为里昂惕夫反论。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外国经济思想史 • 概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