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管理学卷 • 国际商务 • 国际贸易
词条 | 重商主义 |
释义 |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 最早的国际贸易学说。主要研究对外贸易如何为一国带来财富。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来源。该学说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出处:管理学卷 • 国际商务 • 国际贸易 重商主义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产生于15—16世纪的英、法等国。到18世纪中叶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所代替。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基本形式,主张国家干涉经济生活,采取限制、保护、奖励等措施,增加金银货币的进口。分早晚两期:早期持“货币差额论”,亦称“重金主义”,代表人物有英国斯泰福(William Stafford,1554—1612)等,主张禁止货币输出,增加金银输入,以追求正的货币净流入额;晚期持“贸易差额论”,亦称“重工主义”,代表人物有英国托马斯·孟等,主张发展工业,扩大对外贸易,使净出口额为正,以增加本国金银货币。后来有些资产阶级学者所持国家干预经济、实行保护性措施、对外进行扩张的主张,被称为“新重商主义”。 出处:经济卷 • 经济思想史 • 外国经济思想史 • 概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