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古称“茈胡”,亦称“北柴胡”、“硬柴胡”。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有肥厚的根。茎直立。单叶,倒披针形或宽线状披针形。秋季开花,花小,黄色,复伞形花序。双悬果椭圆形。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亦见于朝鲜半岛、日本、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俄罗斯等国。根入药,性微寒、味苦,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闷、疟疾、月经不调等症。另种红柴胡(B. scorzonerifolium),通称“南柴胡”、“狭叶柴胡”、“软柴胡”,叶窄条形。其根亦入药,春季采收的幼嫩全株称“春柴胡”,功效与柴胡相似。出处:生命科学卷 • 植物部分 • 被子植物 • 双子叶植物
柴胡(
Bupleurumchinense)
古称“茈胡”,亦称“北柴胡”、“硬柴胡”。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有肥厚的根。茎直立。单叶,倒披针形或宽线状披针形。秋季开花,花小,黄色,复伞形花序。产于中国各地;亦见于朝鲜半岛及日本、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俄罗斯等国。根入药,性微寒、味苦,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闷、疟疾、妇女月经不调等症。主要成分有柴胡皂苷、挥发油、多糖等,有抗炎、解热、镇静、镇痛、镇咳、减轻肝脏损伤、抑制胃酸分泌、提高免疫功能、降血压、降胆固醇、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另种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通称“红柴胡”、“南柴胡”、“软柴胡”,叶窄条形。其根亦入药,春季采收的幼嫩全株称“春柴胡”,功效与“北柴胡”相似。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方 药 学 • 中草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