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体裁与乐种
词条 | 交响曲 |
释义 | 交响曲 交响曲 音乐体裁。大型管弦乐套曲。早期该词并无特定含义,可泛指一切多声部乐曲,如德国作曲家巴赫即以此词称其所作之三部创意曲。近代规范化的交响曲体裁,由17世纪末意大利式歌剧序曲演变而来,经18世纪初德国曼海姆乐派的努力始成雏形。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由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在其创作中最后确立其格局。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为交响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至19世纪末,交响曲已成为涉及重大思想内容的大型器乐套曲。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多为奏鸣曲式,音乐内容偏重于戏剧矛盾冲突;第二乐章常取变奏曲式或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等;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偏重于世态风俗性描写;第四乐章为全曲乐思之总结,多以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写成。早期交响曲多无标题,19世纪以来,标题交响曲兴起。加用声乐的交响曲,始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体裁与乐种 交响曲 管弦乐曲。奥地利作曲家韦伯恩作曲。完成于1928年。是作曲家采用十二音技法创作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后六音列是前六音列的增四度逆行移位。此作名为交响曲但却采用室内乐的编制,由九件不同的乐器演奏。作品共有两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变奏曲式。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作品 • 外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