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中世纪史 • 德国中世史
词条 | 亨利三世 |
释义 | 亨利三世 亨利三世(Heinrich Ⅲ,1017—1056) 德意志国王(1039—1056)、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039—1056;1046年加冕)。康拉德二世之子。在位时,支持教会克吕尼派宗教改革运动,旨在借助净化的教会加强封建统治。继续实行武力扩张政策,曾降服马札尔人(匈牙利人)、波希米亚人(捷克人)和摩拉维亚人。1046年赴意大利,相继废黜三位教皇,另立德籍教皇,以控制教廷。统治后期,诸侯叛乱,皇权式微。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中世纪史 • 德国中世史 亨利三世(Henri Ⅲ,1551—1589) 法国瓦罗亚王朝末代国王(1574—1589)。亨利二世第三子。原为安茹公爵。1567年任王国执政。1572年参与其母喀德琳·德·美第奇策划的圣巴托罗缪惨案,致使胡格诺战争益趋激烈。1573年被选为波兰国王。翌年兄查理九世(Charles Ⅸ,1560—1574年在位)死后,其放弃波兰王位,回国即位。即位初,接近以亨利·介斯为首的天主教集团,反对以亨利〔那瓦尔的〕(后为法王亨利四世)为首的胡格诺派。后担心介斯权势,1588年诱杀之。次年被多明我会修士暗杀。因无嗣,瓦罗亚王朝终结。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中世纪史 • 法国中世史 亨利三世(Henry Ⅲ,1207—1272) 英格兰金雀花王朝国王(1216—1272)。约翰〔无地王〕之子。幼龄即位,由大贵族摄政。1227年亲政,但仍受制于大贵族,1234年起掌实权。1258年贵族迫其接受限制王权的《牛津条例》。1261年自行取消此条例,导致内战(1263—1267)。1264年与其子爱德华(即后来的爱德华一世)同为贵族反对派领袖孟福尔俘获。次年爱德华逃脱,转而打败并杀孟福尔,他又得复位。1266年发表“凯尼尔沃思声明”,内战结束。后少问国事,由其子爱德华掌权。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中世纪史 • 英国中世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