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文学卷 • 民间文学 • 戏曲 曲艺
词条 | 京韵大鼓 |
释义 | 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 一名“京音大鼓”。民间曲艺形式之一。流传于北京、河北、东北及华东部分地区。由河北沧州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和子弟书融会发展而来。演员自击鼓板演唱,有三弦、四胡、琵琶伴奏。半唱半白,说又近于唱。唱词一般为七字句,唱腔有起板、平腔、垛板、快板等。 出处:中国文学卷 • 民间文学 • 戏曲 曲艺 京韵大鼓 亦称“京音大鼓”。曲艺曲种。清末由河北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经艺人改革发展形成。流行于河北和东北、华东的部分地区。演唱短篇,只唱不说。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主要唱腔有平腔、高腔、落腔、起伏腔等。一人演唱,自打鼓、板。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琵琶等。传统曲目有《长坂坡》、《大西厢》、《闹江州》等数十个。新中国成立后有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如《黄继光》、《韩英见娘》等。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曲 艺 • 曲 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