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法学卷 • 中国法律史 • 一般名词
词条 | 亲亲相隐 |
释义 | 亲亲相隐 亲亲相隐 中国旧律规定亲属之间相互隐瞒罪行不论罪或可减刑,该隐而不隐的却要处刑的原则。最初是儒家的主张,《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西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时法律明文规定“亲亲得相首匿”。唐律称“同居相为隐”,规定更加具体。以后历代的规定与唐律大体上相同。有两类罪不适用亲亲相隐的原则:一类是谋反、谋大逆、谋叛等重罪;另一类是亲属之间互相侵害的犯罪。 出处:法学卷 • 中国法律史 • 一般名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