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孔子庙堂碑
释义
孔子庙堂碑
孔子庙堂碑  唐代正书碑刻。虞世南撰文并书。立于贞观年间。记述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封孔子三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葺孔庙等事。书法继承二王(羲之、献之)南派嫡传,俊朗圆腴,外柔内刚。原石久佚,北宋时流传拓本已极少。有重刻本二:一在今陕西西安碑林,称“陕本”,或“西庙堂碑”,为宋初王彦超摹刻;一在今山东成武(旧城武),亦称“城武本”,或“东庙堂碑”,无刊刻年月。
出处:美术卷 • 书法篆刻 • 作品 • 中国
孔子庙堂碑  唐代正书碑刻。虞世南69岁所书。原碑立于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碑高280厘米、宽110厘米,楷书35行,行64字。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六字。记载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笔法圆劲秀润,平实端庄,笔势舒展,用笔含蓄朴素,气息宁静浑穆,一派平和中正气象,是初唐碑刻中的杰作,也是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的虞书妙品。据传此碑刻成之后,车马集碑下,捶拓无虚日。未几火尽毁,武周长安三年(703年),武则天命相王李旦重刻又毁。唐刻拓本今罕见。现存此碑的两种重刻本:一在陕西西安碑林,宋初王彦超刻,世称“陕本”,或“西庙堂本”;一在山东城武,元代刻,称“城武本”或“东庙堂本”。前者字较肥,后者字较瘦。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文书 • 书法 • 碑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