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K • kǒnɡ • 孔
词条 | 孔庙 |
释义 | 孔庙 孔庙(kǒnɡ miào) 祭祀孔子的祠庙。汉以后历代帝王多崇奉儒学,敕令在京城和各州县建孔庙。现存者以山东曲阜孔庙为最早、最大。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卒,次年即以曲阜孔子故宅立庙。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正式成为国家所立祠庙。历代迭加增修,至明中叶扩至现存规模。 出处:语词卷 • K • kǒnɡ • 孔 孔庙 亦称“文庙”。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庙。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孔子被尊为先圣、先师。除了山东曲阜孔子家庙外,还在太学中建祠庙祭祀孔子,称孔子祠或孔庙。北魏始,命令各郡县都要建立学校,孔子祭祀被推广到郡县。唐初只是学官主祭,后来改为由学官代表皇帝致祭,再后则由太子或三公代皇帝致祭。各郡县则由郡县主官主祭。五代后周时,将国学与孔庙分开。此后各代亦往往在学校之外另建孔庙。皇帝常到学校视察,视察时一般由高级官员代皇帝行礼致祭,有时皇帝也亲自行礼致祭。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庙堂、祭坛等 孔庙 亦称“至圣庙”。祭祀孔子的祠庙。自汉代起历代帝王多崇奉儒学,敕令在京城和各州县建孔庙。现存以山东曲阜孔庙为最早、最大。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卒,次年即以曲阜孔子故宅立庙。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正式成为国家所立祠庙。历代迭加增修,至明代中叶扩至现存规模,占地约10万平方米,殿堂466间。主要建筑物有金、元两代的碑亭、明代建造的奎文阁和清代重修的大成殿。殿的前廊石柱上刻有生动的蟠龙,是优秀的石雕刻品。大成殿前的杏坛,传为孔子讲学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与孔府、孔林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曲阜孔庙大成殿一角 出处:建筑水利卷 • 建 筑 • 中国建筑历史 孔庙 祭祀孔子的祠庙。汉代以后历代帝王多崇奉儒学,敕令在京城和各州县建孔庙。现存者以山东曲阜孔庙为最早、最大。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卒,次年即以曲阜孔子故宅三间立庙,岁时奉祀。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正式成为国家所立祠庙。历代迭加增修,至明代中叶扩至现存规模,占地约10万平方米,前后院落九进,殿堂466间,门坊54座,碑碣2 000多块,院内古柏森森,周环高墙,配以角楼。主要建筑物有金、元两代的碑亭、明代建造的奎文阁和清代重修的大成殿。殿的前廊石柱上刻有生动的蟠龙,是优秀石雕刻品。大成殿前的杏坛,传为孔子讲学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与孔府、孔林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齐时各地郡学坊内立孔颜庙。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令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贞观四年(630年)令州县学皆建孔庙,为州县学立孔庙之始。之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亦称文庙。多建于学宫旁,为左学右庙、庙学合一格局。建筑多按中轴线排列为牌坊、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东西两庑长廊。书院亦有建者。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孔庙 在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南接旧城垣,东与孔府毗邻。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卒,次年即以曲阜孔子故宅立庙。自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对孔庙进行重修、扩建,成为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前后共九进院落,前有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十三御碑亭。从大成门起,始分三路:中路有杏坛、大成殿、东西庑、寝殿、圣迹殿等;东路为孔子故宅,有诗礼堂、礼器库、鲁壁、故宅井、崇圣祠、家庙等;西路为祭祀孔子父母的启圣王殿、启圣王寝殿及用以习乐的金丝堂和乐器库等。全庙共有殿堂阁庑466间,南北长1千米多,总面积327亩;周匝垣墙,配以角楼,苍松古柏,森然罗列;殿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庙内碑刻上至两汉,下讫民国,真草隶篆,各家书体具备。巨者逾丈,小者不盈尺。种类有谒庙、祭告、修庙、墓志、画赞、诗文、名家法帖、汉画像石等,共2000余块,是中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进行多次大修,还辟有汉魏六朝碑刻、汉代画像石刻、玉虹楼法帖石刻3个陈列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孔府、孔林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山东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