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法学卷 • 婚姻法学
词条 | 亲等 |
释义 | 亲等 亲等 衡量亲属亲疏远近的尺度。亲等的计算分两种:(1) 代(世)数亲等制,即以代(世)数为标准计算亲等,一代(世)为一亲等。计算方法又分罗马法计算法与教会法(寺院法)计算法两种。两者对直系亲属亲等的计算相同,都是从己身上数或下数,如父母与子女为一亲等。对旁系亲属亲等的计算,罗马法计算法是从己身上数到同源的直系血亲,再由同源的直系血亲下数到与之计算亲等的亲属,合计其代数以定亲等,如叔侄、舅甥为三亲等。教会法计算法则不合算双方的代数,而分别计算从己身或从计算亲等的血亲上数到同源的直系血亲的代数,代数相等,可按任何一方的代数定亲等;代数不等,从其多者定亲等,如叔侄之间的亲等,从叔数至祖父母为一代,从侄数至祖父母为二代,从其多者定叔侄为二亲等的旁系血亲。(2) 服制亲等制,即以丧服的差别来区分亲属之间的亲疏远近。是中国古代丧服制的亲等计算方法。参见“五服”(505页)。 出处:法学卷 • 婚姻法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