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金
词条 | 金熙宗 |
释义 | 金熙宗 金熙宗(1119—1150) 即“完颜亶”。金代皇帝。金太祖之孙。1135—1150年在位。本名合剌。天会十年(1132年)立为谙班勃极烈。十三年,太宗死,即位。在位期间,废除勃极烈制,改用汉官制度,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以三师并领尚书省事。增设平章政事,加强相权,并置御史台,城会宁府,建号上京。又制定礼仪,造女真小字和《皇统新律》。徙契丹、女真猛安谋克至中原定居,计口按户授田,使耕种自食,量给衣服、马匹。出征时另发钱米。又以禁苑隙地予百姓,减赋税徭役,释放奴婢。皇统元年(1141年)与宋议和,以淮水为界,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因朝中贵族纷争激烈,大肆诛杀,群臣震恐。九年十二月(1150年初)被完颜亮等杀死。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金 金熙宗(1119—1150) 即完颜亶。金朝皇帝。女真族。1135—1150年在位。本名合剌。完颜氏。金太祖嫡孙。幼习汉文化,能写诗作赋。天会十年(1132年),诸勃极烈再三请于金太宗,定议为谙班勃极烈(皇储)。十三年,太宗死,继位,沿用天会年号。即位后,废除勃极烈制度,“循辽、宋之旧”,兼采唐官制,设三省六部,以三师、三公并领三省事。以元帅府统管军事,置都元帅及左右副元帅、左右监军、左右都监。地方设路、府、州、县四级。十五年,诏用《大明历》,废齐国,置行台尚书省于汴京(今河南开封),统管所取宋地。天眷元年(1138年),颁行女真小字,设御史台监察官员。次年,先后处死阻挠改革谋反的太宗子宗磐、太祖子宗隽(?—1139)及左副元帅挞懒等。皇统元年(1141年),命都元帅宗弼再度攻宋,迫宋订“绍兴和议”,宋、金以淮河中流为界,确立了金疆域。五年,创立“屯田军”制,将大批女真和契丹人迁居中原。晚年酗酒妄杀,朝臣人人自危。九年十二月,从弟平章政事完颜亮(海陵王)发动宫廷政变,被杀。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东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