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中国戏曲 • 源 流
词条 | 傩戏 |
释义 | 傩戏 傩戏 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广西等省、自治区。由驱鬼逐疫的傩舞发展而成。各地有“傩愿戏”、“傩堂戏”、“师公戏”、“师道戏”、“孟戏”等不同称谓,多以演《姜女寻夫》、《柳毅传书》、《庞氏女》等剧目为主。演出时多戴面具,故亦称“师公脸壳戏”。表演动作一般都较简单原始。音乐大多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故有的地方亦称“和合腔”。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中国戏曲 • 源 流 傩戏 戏曲形式。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形成,现主要流行于西南地区。因地方差异,名称多不统一,如端公戏、师公戏、阳戏等,吸收地方性音乐元素形成唱腔。伴奏乐器以打击乐器为主,但都以佩戴傩面具表演为其主要艺术特征。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体裁与乐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