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人权
释义
人权
人权rén quán  人们应当平等地享有的权利。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同时包括人身自由、民主权利以及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它既是一项个人权利,又是一项集体的权利,其中包括国家的独立权和发展权。
出处:语词卷 • R • rén • 人
人权  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最初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提出的口号。它的对立面是封建特权和神权。经过斗争,英国国会分别于1679年、1689年通过《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等倡导“天赋人权”说,成为资产阶级的重要政治理论之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都体现了这种政治学说。在现代,1948年以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等有关人权的宣言和公约,对人权的内容作了阐述,并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西方国家传统的人权概念。1991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说明了中国有关人权的基本立场和实践。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同时包括人身自由、民主权利以及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它既是一项个人的权利,又是一项集体的权利,其中包括国家的独立权和发展权。人权问题已进入国际领域,但主要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
出处:法学卷 • 国际法 • 国际公法
人权  人们应当平等地享有的权利。最初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提出的口号。它的对立物是封建特权和神权。经过斗争,英国国会分别于1679年、1689年通过《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等倡导“天赋人权”说,成为资产阶级的重要政治理论之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都体现了这种政治学说。在现代,1948年以来联合国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等有关人权的宣言和公约,对人权的内容作了阐述,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西方传统的人权概念。1991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说明了中国有关人权的基本立场和实践。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同时包括人身自由、民主权利以及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它既是一项个人权利,又是一项集体的权利,其中包括国家的独立权和发展权。人权问题已进入国际领域,但主要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中国的人权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
出处:哲学卷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历史唯物主义
人权  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最初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提出的口号。它的对立面是封建特权和神权。经过斗争,英国国会分别于1679年、1689年通过《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等倡导“天赋人权”说,成为资产阶级的重要政治理论之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都体现了这种政治学说。在现代,1948年以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等有关人权的宣言和公约,对人权的内容作了阐述,并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西方国家传统的人权概念。1991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说明了中国有关人权的基本立场和实践。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同时包括人身自由、民主权利以及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它既是一项个人的权利,又是一项集体的权利,其中包括国家的独立权和发展权。人权问题已进入国际领域,但主要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
出处:法学卷 • 宪法学
人权  泛指人按其本质应当平等地享有的权利。人权一词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使用:其一用以表述权利的形态,有道德权利(指人应该享有的、在道德上有其根据的权利)和法律权利(即人权因其道德上的根据而要求具有制度形式,并要求作为实有权利)两种形态;其二用以表述权利的范围,是一个与公民权(政治权利)相对应的概念,指作为人,而不是作为政治国家的成员所享有的权利。这种把作为人的权利和作为公民的权利相区别的观念,早在法国大革命时就在《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中得到体现。人权这一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往往有着不同的指向,不同的涵义。从历史上看,人权的内容及其实践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近代时期的人权,有1679年、1689年英国的《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其特点是争取个人的自由、限制政府的干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政治权利是人权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的人权实践强调对政府的防范,以免个人权利遭受政府的侵凌。第二时期是20世纪上半叶,有1948年以来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等有关人权的宣言和公约,对人权的内容作了阐述,在近代人权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被认为属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劳动权、受教育权、获得物质帮助权、精神享受权等,其特点是强调增加个人的福利。这一时期的人权实践在保留对政府防范的同时,要求政府有积极的作为以增加个人的福利。第三时期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前两个时期人权的基础上增加了民族自决权、发展权、环境权、资源共享权、国际和平与安全权等,其特点是在以个人为人权主体的同时强调由个人组成的集体(包括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作为人权主体,形成了集体人权这一权利观念。1991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说明了中国有关人权的基本立场和实践。人权首先是人民的生存权,同时包括人身自由、民主权利以及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它既是一项个人权利,又是一项集体的权利,其中包括国家的独立权和发展权。人权问题已进入国际领域,但主要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中国明确主张尊重和保护人权。中国的人权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学总论 • 一般概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1: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