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寺 院
词条 | 桑耶寺 |
释义 | 桑耶寺 桑耶寺 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在西藏自治区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公元8世纪中叶吐蕃赞普墀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仿照印度飞行寺的形式,糅合藏、汉和印度的建筑风格兴建,故又称“三样寺”。其形制,中为须弥山、四大八小十二洲、日月二轮,外有垣墙围绕,四角建四舍利塔,四门立四碑。墀松德赞的三位王妃又各建一殿。该寺建成后,墀松德赞命在此剃度第一批藏人出家为僧,号称“七觉士”,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佛教寺院。中心大殿高3层,底层为藏式建筑,中层为汉式结构,上层乃印度法式。整个建筑雄伟壮观。11世纪后,成为宁玛派的根本道场之一。其后萨迦派与宁玛派同刹共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圣地、名山、寺院等 • 寺 院 桑耶寺 亦称“桑鸢寺”、“桑伊寺”。在西藏自治区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始建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一说宝应元年(762年)。西藏地区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正规佛教寺院。建筑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大小殿塔鳞次栉比。主殿三层象征须弥山,四周有四殿象征四大洲,四殿又各有两间配殿,象征八小洲。主殿四角建有白、青、绿、红四色舍利塔,象征四大天王。具有藏、汉和古印度三种建筑风格。珍藏有被誉为“西藏《史记》”的壁画《西藏史画》,“打马球”壁画是世界上该项体育活动的最早记载。寺前有方柱形石碑,立于赤松德赞时期。寺内有钟,为赤松德赞王妃与王子赤德松赞(赛那累)所铸,铸有藏文铭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西藏自治区 桑耶寺 亦称“桑鸢寺”、“桑伊寺”。在西藏扎囊县。公元8世纪中叶由吐蕃赞普墀松德赞创建,是吐蕃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佛教寺院。主殿乌策大殿内有大量吐蕃时期的壁画遗物,殿正门南侧立石碑一方,古藏文仍略可辨,另有唐古钟一口,铭文犹存。寺院历经重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 • 西藏等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