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和军事人物
词条 | 红军大学 |
释义 | 红军大学 红军大学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培养和训练军事、政治、专业干部的学校。1931年11月25日,中革军委将中央苏区初具规模的红军干部学校合编命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简称红校),萧劲光任校长、何长工任政治委员,后刘伯承、叶剑英先后任校长兼政治委员。1933年11月17日,将红校高级班和上级班改为红军大学校(简称红大),何长工、张宗逊先后任校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10月1日,将红军大学等红军学校合并,长征开始后改称干部团,陈赓任团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35年11月,将干部团与陕甘宁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合并成立西北工农红军学校(简称红校),12月,红军学校扩编为西北抗日红军大学,周昆任校长、袁国平任政治委员。1936年6月1日,以西北抗日红军大学为基础,成立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19日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林彪任校长。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其红军学校分别编入抗日红军大学。 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和军事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