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地方学校学官。元代路、州、县学及书院设学正,明清州学设学正,掌教育所属生员。
出处:语词卷 • X • xué • 学
词条 | 学正 |
释义 | 学正 学正(xué zhènɡ) ❶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 ❷地方学校学官。元代路、州、县学及书院设学正,明清州学设学正,掌教育所属生员。 出处:语词卷 • X • xué • 学 学正 ⑴ 古代国子监所属学官。北宋始置,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宋史·职官志五》:“凡诸生之戾规矩者,待以五等之罚;考校训导如博士之职。” 元明清三代沿设。 ⑵ 古代地方官学学官。元代路、下州、县学及书院设学正,明清两代州学设学正,掌教育所属生员。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职官 学正 学官名。北宋始设。初为太学职事之一。仁宗时选差学生充任。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选上舍生分经为之,每经二人。熙宁末年,始正式命官充之,正九品。南宋太学置,掌执学规,考核学生。元代始作为地方儒学学官,设于路、下州儒学及医学。明代设于国子监及地方州学。设于国子监者正九品,与助教、学录分掌六堂教习,导约规矩。设于州学者,每州一人,未入流,掌教诲生员,按月考察。清沿明制,设于国子监及州学,正八品。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