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词条 | 学田 |
释义 | 学田 学田 中国旧时学校用以作办学经费来源的田地。以地租作为祭祀、办学、教师薪俸和补助学生及贫士的费用。通常由皇帝赐予、官府拨给或民间集募、个人捐输而得。唐大顺中,江州陈氏立义门书院,有“田二十顷,以为游学之资”。南唐时,“庐山国学”亦有学田数十亩。宋仁宗始赐兖州学田,神宗时推行于各州。以后各代均置学田。分祭田、食田、膏火田、岁修田、山长学田、院长食米田等名目。多通过招人承种收取地租而供办学所用。民国时期仍以学田收入拨充小学经费。新中国成立后废止。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学田 中国旧时属于学校的田地。以地租作为祭祀、教师薪俸和补助学生及贫士的费用。南唐时,“庐山国学”已有学田数十亩。宋仁宗始赐兖州学田,神宗时推行于各路。以后各代均置学田。或由皇帝诏赐及官府指定,或由私人捐输。由官府拨赐者免输官赋。 出处:中国古代史 • 科举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