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zhōnɡ  ㊀〔鐘〕
  ❶古击乐器。青铜制。悬挂于架上,以槌叩击发音。西周中期开始有大小相次成组的编钟。也有大而单一的,称为特钟。其口缘平而有悬钮者,或另命名为镈。
  ❷计时器。如:挂钟;闹钟。
  ❸指钟点、时间。如:八点钟;十分钟。
  ㊁〔鍾〕
  ❶同“鐘
  ❶”。
  ❷古器名。即圆形壶,用以盛酒浆或粮食。盛行于代。《晋书·崔洪传》:“〔汝南王亮〕以琉璃钟行酒。”
  ❸古量单位。春秋齐国的“公量”,以四升为豆,四豆为区(瓯),四区为釜,十釜为钟。氏(即氏)的“家量”,以四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十釜为钟。氏代后,这种“家量”就成为齐国的标准量器。战国等国也兼用这种量器。《左传·昭公三年》:“釜十则钟。”杜预注:“〔钟〕六斛四斗。”《孟子·告子上》:“万钟于我何加焉!”
  ❹汇聚;专注。《国语·周语下》:“泽,水之钟也。”参见“钟爱”、“钟情”。
  ❺相当于;类似。《文选·鲍照<舞鹤赋>》:“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李善注引曹植《九咏章句》:“钟,当也。”
  ❻姓。
出处:语词卷 • Z • zhōnɡ • 钟
  梵语Ghaṇ ṭā 意译,音译“犍稚”。佛教法器名,用金属铸成。佛教徒作法事时,击之召集僧众。《百丈清规·法器章》:“大钟:丛林号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味。”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法衣、法器、梵乐、艺术等
  古代盛酒器。青铜制。圆鼓腹,形制似壶,战国晚期始将圆壶称“钟”,流行于汉代。铭文中有自名为“钟”,如安邑下官钟。《说文解字》:“钟,酒器也。”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器物 • 青铜器 • 器类
  古代乐器。青铜制。古代青铜钟横截面为合瓦形,口沿内凹,呈弧状,无钟舌,以槌敲击发音部位发声。悬挂演奏。钟的部位可分成铣部、鼓部、钲部、篆部、枚部、舞部、甬部、干部、旋部、衡部。始见于西周,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铭文中有自名。使用范围广泛,可用作宗庙祭祀和宗族宴飨时的乐器,或击钟炫耀贵族身份地位,或作为军中乐器。
钟各部位名称示意图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器物 • 青铜器 • 器类
  击奏体鸣乐器。“八音”分类之首“金”的代表乐器。商代用青铜浇制,分钮钟和甬钟两种。钮钟因钟体顶部铸有悬挂钮故称,甬钟则因上部铸有长筒形的甬故称。单个悬挂的钟称为“特钟”;多个编悬的钟称“编钟”。后世除用金属制外,也有用陶土和玻璃制成的。腔中空,顶端封闭,底敞口,以槌击或棒撞发声。与锣的振动方向相反,钟的振动波是从中心往边缘扩散。广义的钟为钟、镈、 于、镯、铙、铎,六金的统称,狭义的钟则指周以来悬挂于架上的合瓦状扁口乐钟。钟圆则声长,扁则声短。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乐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