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lián  见“令居”。  另见línɡ,lǐnɡ,lìnɡ。
出处:语词卷 • L • lián • 令
línɡ  见“令狐”。  另见lián,lǐnɡ,lìnɡ。
出处:语词卷 • L • línɡ • 令
lǐnɡ  ❶纸张的计量单位。一般以规定尺寸的整裁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❷亦称“型”。国际上以前用以表示手表机芯直径的单位。1令等于2.256毫米。如11令即表示机芯直径为2.256×11=24.82(毫米)。
  另见lián,línɡ,lìnɡ。
出处:语词卷 • L • lǐnɡ • 令
lìnɡ  ❶命令。如:政令;军令。《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❷出令;召。《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❸使。如:令人兴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臣能令君胜。”
  ❹时令。如:夏令;冬令。
  ❺善;美。《诗·大雅·卷阿》:“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周书·萧传》:“幼有令誉。”
  ❻敬词。常用于尊称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亲;令郎。古人亦以称己之弟辈。参见“令弟”。
  ❼官名。战国秦汉时,县的行政长官称令长:大县称令,小县称长。隋唐以后皆称令。代虽置县令,但由知县理县事。明清改称知县。又历代中央最高级机构的主官亦有称令者,如中书令、尚书令。某些中级机构中的主官亦有称令者,如代九卿属官中之太史令、太医令。明清仅宗人府主官尚称宗人令及宗令。
  ❽中国古代关于国家体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规。《新唐书·刑法志》:“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始于时令极繁多,统治者用以对“律”作修改补充,即所谓“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见《汉书·宣帝纪》文颖注)。
  ❾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令曲,即小令。
  另见lián,línɡ,lǐnɡ。
出处:语词卷 • L • lìnɡ • 令
  亦称“纸令”。英语ream的音译。纸张计量单位。适用于未开切的平板纸,500张全张纸为一令。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出版 • 出版物复制
  官名。战国、秦、汉时县的行政长官称令,历代相沿,元代改县尹,明、清改称知县。又,历代中央最高级机构主官及诸侯王国官员亦有称令者,如中书令、尚书令。某些中级机构主官亦有称令者,如汉代九卿属官太史令、太医令等。明、清仅宗人府主官称宗人令及宗令。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英语ream的音译。平板纸的专用计量单位。以规定尺寸裁切的平板纸每500张为一令。多数国家均按此规定。但少数例外,如英国是480张为一小令(短令),日本1000张为一令(长令)。令只限张数,与纸的定量、面积无关。
出处:化工轻工纺织卷 • 轻  工 • 造  纸
  中国古代关于国家体制和基本制度的法规。《新唐书·刑法志》:“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始于秦。汉时令极繁多,统治者用以对“律”作修改补充,即所谓“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令”(《汉书·宣帝纪》文颖注)。
出处:法学卷 • 中国法律史 • 一般名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