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梵经
释义
梵经
梵经  译自梵语Brahmasūtra。亦称《吠檀多经》或《广博经》。吠檀多哲学最根本的经典。作者相传是吠檀多派的开山祖跋达罗衍那(Bādarāyaṇa)。约成书于公元200—450年间。是当时婆罗门教思想的汇总,也涉及其他派别的思想。全书分4篇16章,共555经。其内容进一步发挥《奥义书》轮回解脱的原理,认为解脱是人生的最高意义和终极目的,获得解脱的主要道路是亲证“梵”、“我”,使“我”和“梵”结合成一种无差别的状态。吠檀多派哲学家曾各自依自己的见解为之作注,如商羯罗、罗摩奴阇各有《梵经注》等。
出处:宗教卷 • 其他宗教 • 印度教 • 经籍、书文
梵经  亦称《吠檀多经》《广博经》。相传为跋达罗衍那言论思想之辑。约成书于公元2—5世纪。四编十六章五百五十五颂。指出梵是宇宙精神,世界最高的主宰,是无限、无所不在、永恒不灭的精神实体;我是个体灵魂,由梵的一部分演化而成,梵与我在本质上相同,只是在形式上不同,被称为“不一不异论”。这些思想均成为吠檀多派的理论依据。
出处:哲学卷 • 外国哲学史 • 东方哲学 • 印度 巴基斯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