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事件、一般制度 • 晋、南北朝、隋、唐
词条 | 安史之乱 |
释义 |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唐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开元天宝之际,政治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势力相继而起。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治今北京)起兵叛乱,击败唐军,迅即于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渡黄河,攻下洛阳。次年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燕。六月,叛军破潼关,进入长安。同时,部将史思明也击败平原、常山等地的反抗,完全占有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蜀中。肃宗在灵武(今宁夏青铜峡东北)即位。叛军所至残暴,人民纷起反抗。肃宗至德二载(757年)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庆绪所杀,长安、洛阳为唐将郭子仪等收复,庆绪退守邺郡(治今河南安阳)。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杀庆绪,回范阳自称燕帝,并再度攻下洛阳。两年后思明为其子朝义所杀。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朝义穷蹙自杀。叛乱平定。前后历时七年多,严重破坏生产。唐朝统治从此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事件、一般制度 • 晋、南北朝、隋、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