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任弼时
释义
任弼时
任弼时1904—1950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原名培国,湖南湘阴唐家桥(今属汨罗)人。1904年4月30日出生。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底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24年回国。1925年当选为共青团中央执行委员,先后任团中央组织部主任、团中央总书记。1927年8月7日出席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1928年到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中共六大召开期间与李维汉等留在国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29年起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中央长江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兼武汉市委书记。1931年起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苏区中央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共湘赣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红军第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第二军团政委,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1935年11月率二、六军团进行长征,任红军第二方面军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坚决斗争,促成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到陕北后,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37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委员、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1938年到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40年回国。1941年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3年,与毛泽东、刘少奇组成中共中央书记处。1944年出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负责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工作。1945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是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第六、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49年被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编入《任弼时选集》。
任 弼 时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思想、传略和著作介绍 • 人 物
任弼时1904—1950  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原名培国,湖南湘阴唐家桥(今属汩罗)人。1919年在长沙长郡中学读书时,投身“五四”运动,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0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2年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9月回国。1925年5月起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代理总书记、总书记。1927年5月起,先后当选为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1928年5月到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中共六大召开期间,与李维汉留在国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负责修订中国共产党 第一份军事工作纲领。1930年5月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兼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武汉市委书记。1931年1月参加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4月到中央苏区,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苏区中央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3年5月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后兼军区政治委员,领导组建红6军团。1934年7月任中共中央代表、红6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8月率领红6军团突围西征。10月率部在川黔边木黄与贺龙率领的第3军会合。第3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后,兼军团政治委员,任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成功地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1935年11月与贺龙率红2、红6军团长征。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领导组建红二方面军,任政治委员和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坚决斗争,促成两个方面军共同北上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11月起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1937年8月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会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委员、八路军政治部主任。10月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与朱德、彭德怀向中共中央建议恢复八路军政治委员制度,加强部队政治工作。1938年3月到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40年3月回国,参加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1941年9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3年3月被推举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44年5月出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负责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工作。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参与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组织、配备、输送大批干部赶赴东北。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出延安,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转战陕北,参与研究部署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行动。1949年4月被推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编为《任弼时选集》。
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和军事人物
任弼时1904—1950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组织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原名培国,湖南湘阴唐家桥(今属汨罗)人。1904年4月30日出生。1920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回国。1925年1月当选为共青团中央执行委员,先后任团中央组织部主任、团中央书记。1927年8月7日出席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1928年到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中共六大期间同李维汉、罗登贤留守国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29年起历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兼武汉市委书记。1931年起历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苏区中央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央执行委员、湘赣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红军第六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第二军团政委、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长征中任红军二方面军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同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坚决斗争,对促成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作出重要贡献。到陕北后,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37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华北分会委员、八路军政治部主任和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1938年到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40年回国。1941年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3年与毛泽东、刘少奇组成中共中央书记处。1944年出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负责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工作。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49年被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名誉主席。是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第六、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0年10月27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编入《任弼时选集》。
任 弼 时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人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