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汉字的基本字体之一。出现于20世纪初,是仿写北宋欧体刻本而创制,故名。糅合宋体和楷体的特点,笔画较细,比较匀称,起落笔处稍加装饰,俊秀清丽。为公务文件的正文主体文字普遍使用,诗集、散文集、古籍等的正文主体文字和各种书刊辅文的主体文字也较常用,有时还可用于标题。
![](Images/dch/16_1468257646_80/pic/jpg/171-1.jpg)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出版 • 出版物复制
词条 | 仿宋体 |
释义 | 仿宋体 仿宋体 印刷汉字的基本字体之一。出现于20世纪初,是仿写北宋欧体刻本而创制,故名。糅合宋体和楷体的特点,笔画较细,比较匀称,起落笔处稍加装饰,俊秀清丽。为公务文件的正文主体文字普遍使用,诗集、散文集、古籍等的正文主体文字和各种书刊辅文的主体文字也较常用,有时还可用于标题。 ![]() 出处:文化、新闻出版卷 • 出版 • 出版物复制 仿宋体 一种印刷活字字体。1916年前后由钱塘丁辅之、丁善之等集宋代刻本字样仿刻而成。字形有长形和方形等。笔画较细,横直粗细相差不大,结构紧凑,字体秀丽,富有木刻古书风格。适宜于诗词等文艺作品的排版。 出处:化工轻工纺织卷 • 轻 工 • 印 刷 仿宋体 印刷体之一。亦称“真宋体”。字形稍长,笔画横竖均细,字迹素雅秀丽。 出处:语言学卷 • 文字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