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 • 寄生虫学
词条 | 线虫 |
释义 | 线虫 线虫 线形动物的通称。虫体圆柱形,最短仅0.7毫米,最长120厘米,细如丝,粗如筷。雌大雄小,有时相差悬殊。雄虫尾端弯卷或膨大成交合伞,有一两个交合刺。体壁披角皮,有侧索。口在顶端,围有唇瓣,肛门近尾端,排泄孔在前半段,生殖孔近中段。口腔多不膨大,咽管肌性,有泵的功能,常有球状膨大特征。肠道简单,生殖系统充满体腔,神经系统有咽环和肛环,排泄管在侧索中。在口周有头感器,肛后有尾感器。典型生活史分卵、幼虫、成虫三阶段。卵多无盖,幼虫需蜕皮4次方变成虫,各期幼虫形态随其发育环境有较多变化。寄生线虫根据其发育条件分为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基础医学 • 寄生虫学 线虫 线形动物门动物的通称。发育生物学研究中重要模式生物之一。研究常用的有秀丽隐杆线虫典型生活史分为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通体透明、体细胞数目恒定、特定细胞位置固定、细胞谱系已被确认、所有的神经细胞已被鉴定、遗传学方法健全等优点,令其成为个体发生研究的良好材料。在胚胎发育、性别决定、细胞凋亡、行为与神经生物学等方面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最初将线虫建立为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布伦纳(Sydney Brenner,1927— )等三位科学家因在线虫的遗传与发育方面的成就获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发育生物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