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K • kǎi • 楷
词条 | 楷书 |
释义 | 楷书 楷书(kǎi shū) 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也叫正楷。 出处:语词卷 • K • kǎi • 楷 楷书 亦称“正楷”、“正书”、“真书”。书体的一种。为了端正草书的漫无准则和减省汉隶的波磔,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成。始于汉末,为魏晋时期通用至今的一种字体。笔画平整,形体方正。《宣和书谱》称:“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也。人既便之,世遂行焉。于是西汉之末,隶字石刻间杂为正书,降及三国钟繇,乃有《贺捷表》,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晋王羲之作《乐毅论》、《黄庭经》,一出于世,遂为今昔不赀之宝。” 出处:美术卷 • 书法篆刻 • 名词术语 楷书 亦称“正书”、“真书”、“正楷”。书体名称。楷书保存了汉隶的结体,改其波磔,是一种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规矩的字体,因其可作楷模,故名。既避免了草书漫无标准、难以辨识的不足,又省减了汉隶的波磔。楷书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通行至今。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文书 • 书法 • 术语 楷书 亦称“正书”“真书”“正楷”。为纠正草书的漫无标准,经减省汉隶的波磔笔法而形成。因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易于书写,可作楷模,故名。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参见“隶书⑵”。 出处:语言学卷 • 文字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