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削弱。《国策·秦策五》:“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韩氏铄,则楚孤而受兵也。”
❸喻毁谤。《新唐书·魏元忠传》:“卿累负谤铄,何邪?”
❹渗入。《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❺通“烁”。光辉美盛之貌。《诗·周颂·酌》:“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毛传:“铄,美。”
出处:语词卷 • S • shuò • 铄
词条 | 铄 |
释义 | 铄 铄〔鑠〕(shuò) ❶熔化。《淮南子·兵略训》:“人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故割革而为甲,铄铁而为刃。” ❷削弱。《国策·秦策五》:“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韩氏铄,则楚孤而受兵也。” ❸喻毁谤。《新唐书·魏元忠传》:“卿累负谤铄,何邪?” ❹渗入。《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❺通“烁”。光辉美盛之貌。《诗·周颂·酌》:“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毛传:“铄,美。” 出处:语词卷 • S • shuò • 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