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和军事人物
词条 | 伍修权 |
释义 | 伍修权 伍修权(1908—1997)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曾用名寿泉,湖北武昌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步兵学校学习。1930年12月转为苏联共产党(布)候补党员。1931年回国后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军委模范团、红1军团第3师政治委员。1933年10月担任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的俄文翻译。1935年1月起,历任红3军团副参谋长,红15军团师参谋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处长,军委总参谋部第1局局长、作战部副部长,东北民主联军、东北军区参谋长,外交部东欧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情报部部长。是中共第八、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2、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和军事人物 伍修权(1908—1997) 湖北武昌(今武汉市江夏区)人,曾用名寿泉。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步兵学校学习。1930年12月转为苏联共产党(布)候补党员。1931年回国后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军委模范团、红一军团第三师政委。1933年10月担任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的俄文翻译。1935年1月起,历任红三军团副参谋长,红十五军团师参谋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处长,军委总参谋部第一局局长、作战部副部长,东北民主联军、东北军区参谋长,沈阳卫戍区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外交部东欧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1975年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情报部部长。1980年任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副庭长、第二审判庭审判长,领导和参加对“四人帮”的审判工作。是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第八、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当选为中顾委常委。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