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zōnɡ  ❶祖庙。《诗·大雅·凫鹥》:“既燕于宗。”
  ❷祖宗;祖先。如:宗祠;光宗耀祖。《左传·成公三年》:“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杜预注:“嗣其祖宗之位职。”
  ❸同祖;同族。如:同宗;同姓不宗。
  ❹宗派。如:正宗;禅宗;天台宗。
  ❺根本;主旨。如:开宗明义;万变不离其宗。《吕氏春秋·下贤》:“以天为法,以德为行,以道为宗。”
  ❻尊崇;宗仰。《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❼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如:他的唱工宗派。亦指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如:文宗;诗宗。
  ❽归往;朝见。《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
  ❾通“稯
  ❷”。古时布八十一缕之称。见《仪礼·丧服传》疏。
  ❿桩;批。如:一宗心事;大宗款项。
  ⓫藏语音译,意为“寨落”、“城堡”,旧籍也作“营”。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相当于县。如:宗本(相当于县官)。
  ⓬生物分类学的一个名称。指同一物种内部形态特征较不稳定的群体。有很多含义:分布区不同的称“地理宗”;生态上有差别的称“生态宗”;遗传上有差异的又可称“遗传宗”。有时宗也与亚种、小种、族等分类术语混用。
  ⓭姓。代有宗泽
出处:语词卷 • Z • zōnɡ • 宗
  译自梵语Siddhānta。佛教因明用语。即“论题”。为五支作法或三支作法中的第一支。由主辞(“自性”或“有法”、“所别”)和宾辞(“差别”或“法”、“能别”)两部分组成。主辞与宾辞各叫“宗依”,二者合成一个命题便叫“宗体”。宗依必须“立敌极成”,即辩论双方共同认许。宗体则必须“违他顺自”,即为立论者所主张,而为论敌所反对。《因明入正理论》:“此中宗者,谓极成有法,极成能别,差别性故。随自乐为所成立性,是名为宗。”又分真宗与似宗二种。真宗即正确的论题,似宗即错误的论题。似宗又分“相违”与“不成”二类,详见《因明入正理论》。
出处:宗教卷 • 佛教 • 因 明
  藏语音译,意为“寨落”、“城堡”,旧籍也作“营”。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相当于县。一般设宗本(相当于县长)二人。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 • 西藏等地区
  生物分类学的一个名称。指同一物种内部形态特征较不稳定的群体。有很多含义:分布区不同的称“地理宗”;生态上有差别的称“生态宗”;遗传上有差异的又可称“遗传宗”。有时宗也与亚种、小种、族等分类术语混用。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生物学一般 • 学科名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