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民族卷 • 民族学
词条 | 宗教人类学 |
释义 | 宗教人类学 宗教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宗教人类学,即传统的宗教人类学,主要研究处于无文字阶段的民族中宗教信仰及其起源与形成的各种因素,并由此达到对原始宗教的认识。对原始宗教的侧重,是宗教人类学与宗教社会学的重要区别。广义的宗教人类学主要研究人与神的关系,并成为哲学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现代宗教人类学除采用传统的田野调查和参与观察等方法外,还注重统计学和象征体系比较等方法。 出处:民族卷 • 民族学 宗教人类学 亦称“宗教人种学”或“宗教民族学”。宗教学与人类学或民族学的交叉学科。宗教学分支学科之一。用社会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处于无文字阶段的原始民族中的宗教信仰及其各种因素,探索远古时代的原始宗教。其对原始宗教的侧重,是与宗教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区别。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殖民扩张和传教运动的发展,西方人类学者在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的原始部落中进行实地调查,掌握大量关于各土著民族文化和宗教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和研究,促成文化人类学和与之相关的宗教人类学的形成。宗教人类学形成以来出现的主要理论,有以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为代表的万物有灵论,以英国人类学家马雷特为代表的前万物有灵论(“物活论”),以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弗雷泽为代表的巫术论,以德国人类学家施密特为代表的原始一神论,以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主义创始人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功能论,以及以原籍比利时的法国社会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为代表的神话结构学说。现代宗教人类学除采用传统的田野调查和参与性观察等方法之外,还十分注重统计学和象征体系的比较方法,并吸收现代民族学和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出处:宗教卷 • 宗教学 • 总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