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词条 | 宗正寺 |
释义 | 宗正寺 宗正寺 官署名。北齐有大宗正寺,隋代改此名。掌管皇室亲族属籍事务。设卿、少卿为长贰,属官有丞、主簿。唐代沿置,其政令仰承吏部司封司。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名司宗寺。后屡改屡复。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宗正寺。开元二十年(732年),官属悉由皇族充任。北宋前期,卿、少卿皆为寄禄官,置判寺事二员。掌奉宗庙、诸陵祭享之事及皇室属籍谱系。元丰改制后,诸官复为职事官,仅掌修纂谱系属籍,职权较轻,长贰不专用宗姓。南宋卿不常置,少卿仍由太常少卿兼任,后专置。辽代置为南面官署。明、清所置称宗人府。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代官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