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经今古文之争
释义
经今古文之争
经今古文之争  汉代儒家经学两大派别为获得政治、学术主导地位而展开的论争。儒学定于一尊带来经学教育与研究的繁荣,因经籍授受有异而形成流派,主要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为汉初学者在秦火后凭记忆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六经旧典,认为六经为孔子创作,治学倾向于微言大义,据政治需要释经,先被立为博士,占据太学讲坛,守师法家法,并渐谶纬化;古文经学为汉武帝时从地下或孔壁发掘出来的先秦古文字经书,只承认孔子整理过六经,学术上重文字训诂、名物考据,传播于民间私学,多学无常师。西汉末刘歆议立古文经学官招致今文经学博士激烈反对,论争肇端。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仿西汉石渠阁会议讲论五经异同,举行白虎观会议,由章帝“临制称决”,古文经学其势已炽。在论争中出现兼通诸经的学者,经今古文出现融合趋势,至东汉后期郑玄等学者手里经学终实现统一。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事件、运动、思潮、法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