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植物生理学
词条 | 经济系数 |
释义 | 经济系数 经济系数 作物的经济产量(谷粒、种子和块茎等)与生物学产量之比。是植物干物质分配到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器官中的能力高低、数量多少的指标。由于完全收集作物根系的困难,人们通常用作物地上部可收获部分的总量代替生物学产量计算经济系数,所以又称“收获指数”。它和生物学产量都是经济产量高低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两者越高,经济产量越高。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植物生理学 经济系数 作物的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比例。以成熟期的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百分率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经济系数=×100%。 其值高说明作物的产量转化效率高,在相同的生物产量水平下单产亦高。不同作物的经济系数为:薯类作物70%~85%,水稻、小麦35%~50%,玉米30%左右,油菜28%左右,大豆20%左右。良种、良好的栽培管理有助于提高经济系数。 出处:农业科学卷 • 作物、蔬菜、果树 • 作 物 • 作物总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