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ér  ❶颊毛。《考工记·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戴震补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须鬣属也。”
  ❷通“尔”。汝;你。《左传·昭公二十年》:“余知而无罪也。”也用作“你的”,如“而父”。
  ❸通“如”。相似。《新序·杂事》:“白头而新,倾盖而故。”《汉书·邹阳传》作“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❹通“如”。如果。《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❺作语助。表承递。《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❻作语助。表转折。如:似是而非。《吕氏春秋·察今》:“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❼作语助。表并列关系。欧阳修《醉翁亭记》:“泉香而酒洌。”
  ❽作语助。用同“以”。《孟子·尽心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
  ❾作语助。用同“然”。《诗·齐风·猗嗟》:“颀而长兮。”《史记·日者列传》:“忽而自失。”
  ❿表语气。与“矣”略同。《诗·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另见nénɡ。
出处:语词卷 • E • ér • 而
nénɡ  通“能”。
  ❶能够。《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❷才能。《庄子·逍遥游》:“德合一君,而征(徵)一国。”
  ❸安定。《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陆德明释文:“读而为‘能’,能犹安也。”
  另见ér。
出处:语词卷 • N • nénɡ • 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