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民族卷 • 民族学
词条 | 元宵节 |
释义 | 元宵节 元宵节 亦称“上元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在每年夏历正月十五,此日称“上元”,此夜称“元宵”。是日,饮食有年糕、饺子、汤圆(元宵)等,南北方因地而异,并举行各种娱乐和杂耍活动;晚上张灯结彩,间有放烟火,舞龙灯,故又名“灯节”。 出处:民族卷 • 民族学 元宵节 亦称“元夜”、“元夕”、“上元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为夏历正月十五日。一说源自汉初陈平、周勃诛杀企图篡政的吕产、吕禄并迎立汉文帝,由欢庆胜利演变而来。另一方面也是上古时代崇拜月亮和星星习俗的反映。唐时已有悬灯和赏灯的习俗,故亦称“灯节”。宋时有“浮元子”,即“元宵”。千百年来已形成悬灯、赏灯、猜谜、耍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以及民间曲艺会演等娱乐性节日。应节食品为“元宵”(即“汤圆”)。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天 文 学 • 历 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