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山歌
释义
山歌
山歌shān ɡē  民歌的一种。大多在山野劳动时歌唱。曲调爽朗质朴,节奏自由。内容主要反映劳动、爱情等生活。多流行于南方,北方的《信天游》、《花儿》、《爬山调》等亦属山歌性质。其中也有文人的拟作。
出处:语词卷 • S • shān • 山
山歌  俗曲集。即《童痴二弄》。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明清民歌时调集》本。参见“童痴一弄”。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散曲 说唱文学
山歌  又名《童痴二弄》。明代民歌集。明冯梦龙编。十卷。《山歌》为明代吴中广为传唱的时调小曲名。明王骥德《曲律》说:“盖北之《打枣竿》,与吴人之《山歌》,不必文人,皆北里之侠或闺阃之秀,以无意得之,犹诸郑卫诗风,修大雅者反不能作也。”清贺贻孙《诗筏》称“《山歌》、《挂枝儿》语近风谣,无理有情,为近日真诗一线所存”。冯梦龙于万历末年编完第一部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后,即着手编本集。卷一至卷九为《山歌》,卷一〇为《桐城时兴歌》,收曲共三百八十首,内容多为情歌。有天启、崇祯间写刻本,前列憨墨斋主人(即冯梦龙)叙,有眉批注吴音。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之排印出版,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入《明清民歌时调集》重印。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文体 作法
山歌  又名《童痴二弄》。明代民歌集。明冯梦龙编。十卷。《山歌》为明代吴中广为传唱的时调小曲名。明王骥德《曲律》说:“盖北之《打枣竿》,与吴人之《山歌》,不必文人,皆北里之侠或闺阃之秀,以无意得之,犹诸郑卫诗风,修大雅者反不能作也。”清贺贻孙《诗筏》称“《山歌》、《挂枝儿》语近风谣,无理有情,为近日真诗一线所存”。冯梦龙于万历末年编完第一部民间歌曲集《挂枝儿》后,即着手编本集。卷一至卷九为《山歌》,卷一〇为《桐城时兴歌》,收曲共三百八十首,内容多为情歌。有天启、崇祯间写刻本,前列憨墨斋主人(即冯梦龙)叙,有眉批注吴音。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之排印出版,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入《明清民歌时调集》重印。
出处:中国文学卷 • 民间文学 • 团体 刊物 著作
山歌  ⑴ 民歌的一种。是人们在各种个体劳动如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常见种类有陕北“信天游”,山西“山曲”,内蒙古“爬山调”,青海、甘肃等地“花儿”、“少年”,湖北“赶五句”,四川“晨歌”,安徽“挣颈红”等。  ⑵ 明代民歌集,又名《童痴弄》,共10卷,录吴歌356首,明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1574—1646)编纂。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体裁与乐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