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词条 | 岁课 |
释义 | 岁课 岁课 汉代太学的考试制度。太学建立后,以考试作为检查、督促学生学习,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武帝设博士弟子员之初规定“一岁皆辄课”,每年一试,要求通一艺以上方得授官,不事学业、材资低下、不能通一艺者,则予以除名,代之以能称职者。东汉时改为二年一试,并以通经多少为衡量标准,或与太学生数量增加有关。据《文献通考·学校一》载,桓帝永寿二年(公元156年)诏令,学生满二岁考试,通二经者补文学掌故,不第者可随后辈复读,二岁后再试;已为文学掌故者满二岁考试,能通三经者擢其高第为太子舍人,不第者可随后辈复读,二岁后再试;已为太子舍人者满二岁考试,能通四经者擢其高第为郎中,不第者可随后辈复读,二岁后再试;已为郎中者满二岁考试,能通五经者擢其高第补吏,随才录取,不第者可随后辈复读。为体恤皓首老学生,灵帝时考试太学生年六十以上者百余人,授以官职不等;献帝初平四年(193年)为照顾“结童入学,白首空归”的老学生,而诏令“听为太子舍人”。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