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文物考古卷 • 考古 •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
词条 | 永陵 |
释义 | 永陵 永陵 西魏文帝和皇后的合葬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富平留古乡何家村。文帝元宝炬(507—551),鲜卑人,北魏孝文帝孙。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随孝武帝投奔长安宇文泰,翌年被拥立为帝,是为西魏。合葬的皇后有乙弗氏和郁久闾氏。陵墓封土底径约80米,存高约13米。陵前神道两侧立有翁仲和石兽,是北朝的艺术珍品。惜除部分迁藏西安碑林外,多数毁于20世纪60年代。今陵前仅存石兽1件,高2米余,形如獬豸。陵东约24米处有封土墓1座,底径30余米,残高5米。其墓主一说为文帝妹平原公主,因送葬时暴死,遂陪葬其侧;一说为废帝元钦或恭帝元廓。 出处:文物考古卷 • 考古 •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 永陵 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南麓。清历代先祖的陵寝。为盛京三陵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名“兴京陵”,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称“永陵”。占地1.2万平方米。前临苏子河,背靠启运山,陵区由前院、方城、宝城三部分组成。前院正中为正红门,院内横列清朝先祖肇、兴、景、显四帝的碑亭。前院之北为方城,城中为主体建筑启运殿,东西设有配殿。宝城在启运殿之后,坟墓东西环列,坟内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远祖孟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塔克世等皇室祖先。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辽宁省 永陵 镇名。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中北部、苏子河北岸。以清陵寝永陵得名。1945年设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0年置镇。盛产黄烟。永陵是清朝帝陵中营建时间最早的“第一陵”,后金故都赫图阿拉城是清朝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清王朝第一都城”,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所筑。沈通、本通公路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政区地理 • 辽宁省 • 镇、区片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