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犹太教、基督教《圣经》中所说“受上帝启示”而“传达上帝的旨意”或“预言未来”的人,一般都是具有一定政治影响的宗教领袖。
❸亦称“预言者”、“知隐微之事者”。伊斯兰教相信各民族均出现过一些得到安拉恩选或启示而宣传安拉使命、导人于正道的人,谓之“先知”,亦称“安拉的使者”。明清之际中国伊斯兰教学者译为“圣人”。《古兰经》提到名字及其有关事迹的先知共二十六人,称穆罕默德为最后的“封印先知”,译为“至圣”。
出处:语词卷 • X • xiān • 先
词条 | 先知 |
释义 | 先知 先知(xiān zhī) ❶对事理的认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❷犹太教、基督教《圣经》中所说“受上帝启示”而“传达上帝的旨意”或“预言未来”的人,一般都是具有一定政治影响的宗教领袖。 ❸亦称“预言者”、“知隐微之事者”。伊斯兰教相信各民族均出现过一些得到安拉恩选或启示而宣传安拉使命、导人于正道的人,谓之“先知”,亦称“安拉的使者”。明清之际中国伊斯兰教学者译为“圣人”。《古兰经》提到名字及其有关事迹的先知共二十六人,称穆罕默德为最后的“封印先知”,译为“至圣”。 出处:语词卷 • X • xiān • 先 先知 见本书896页。 出处:宗教卷 • 基督教 • 《圣经》人物、词汇 先知(Nabi) 犹太教、基督教《圣经》中指“受上帝启示”而“传达上帝的旨意”,或“预言未来”的人。据载,上帝对摩西说:“我使你在法老面前代替神,你的哥哥亚伦是替你说话的。凡我所吩咐你的,你都要说。”(《出埃及记》7∶1—2)这里的先知就是代替神向人说话的人。犹太教认为,摩西是最伟大的先知,在西奈山接受上帝的律法传授给以色列人。在《圣经》中还记载不少先知个人及先知团体,但在狭义上,希伯来先知特指公元前8世纪中叶至前5世纪出现的一批先知。他们大多起自民间,以宣告“上帝晓谕”的方式,批判现实社会的腐败,鞭挞统治者的贪婪和不义,倡导政治改革;激烈反对偶像崇拜和异教崇拜,强调道德高于祭祀,劝诫虔诚在于内心而不在形式,并警告民众有亡国灭族之忧,也预言复兴得救的希望。他们的言论被后人记录而流传,最终编入《圣经》正典先知书,被称为“正典先知”。早期的先知如撒母耳、以利亚等,拥有封立国王的权力;后期的如以赛亚、耶利米等,都是具有一定政治影响的宗教领袖。由此而形成的先知传统,对后世有持久的影响。 出处:宗教卷 • 其他宗教 • 犹太教 • 信仰、教义 先知(alNabī) 与“使者”同义,原意为“预言者”。中国明清时伊斯兰教学者译为“圣人”。 出处:宗教卷 • 伊斯兰教 • 信 仰 先知 散文诗。黎巴嫩纪伯伦作(1923年)。作者受尼采哲学思想影响,以东方哲人艾勒穆斯塔法的口吻,探讨了有关爱情、婚姻、施舍、悲欢、罪与罚、法律、自由、友谊、善与恶、美、宗教、死亡等26个问题,涉及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全部,阐述了作家本人的人生哲学和社会理想。作品语言优美,格调高雅,意境深邃,比喻巧妙。原著附有作家自绘的12幅插图。有中译本。 出处:外国文学卷 • 作家作品 • 黎 巴 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