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宝琛
释义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  清末民国间诗人。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字伯潜,号弢庵。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授编修。累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为晚清清流派主要人物之一,以直言敢谏知名。光绪十七年(1891年)被黜,返回原籍。宣统元年(1909年)复起,旋授内阁学士。在毓庆宫行走,为宣统帝授读。继任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弼德院顾问大臣。清帝逊位后,仍以帝傅身份留在清宫。张勋复辟时,曾任“内阁议政大臣”。晚年拒受伪满洲国官职。工诗,陈三立称其“感物造端,蕴藉绵邈”,为同光体闽派主要代表之一。亦工文。有《沧趣楼文存》、《诗集》。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清代作家
陈宝琛1848—1935  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字伯潜,号弢庵。清同治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江西学政,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为晚清清流派主要人物之一,以直言敢谏知名。1879年(光绪五年)沙俄侵占伊犁九城,力主出兵收复。中法战争期间,疏请举义兵援越抗法,旋受命钦差会办南洋大臣。1885年战争失败,被慈禧太后以“荐人失察”降级调用。自此回原籍家居,创设新式学堂,倡办漳厦铁路。1909年(宣统元年)始起用。1911年在毓庆宫行走,为宣统帝授读。继任汉军副都统、弼德院顾问大臣。清帝逊位后,仍以“帝傅”身份留在清宫,并纂修《德宗本纪》、《德宗实录》。1917年张勋复辟,曾任“内阁议政大臣”。1931年底溥仪在日本策划下潜赴东北,建立傀儡政权,他拒受伪职。后卒于北平(今北京)。有《陈文忠公奏议》、《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今辑有《沧趣楼诗文集》。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人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