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美术卷 • 绘画 • 人物 • 外国
词条 | 汉密尔顿 |
释义 | 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1922—2011) 英国艺术家。早年在一家电力公司的公关部门工作。后来因为表现时尚生活的作品《是什么让我们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诱人》而闻名。这件照片合成作品被认为是第一件波普艺术作品,他也因此被推为波普艺术先锋,并逐渐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从事的艺术有油画、版画、素描、拼贴、雕塑、装置等。作品另有《休·盖茨克尔肖像》、《1967年绝妙的伦敦》等。著有《言论集》。 出处:美术卷 • 绘画 • 人物 • 外国 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755或1757—1804) 美国联邦党领导人之一。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曾任华盛顿副官。后任大陆会议代表,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1789年后长期任财政部长,任内设立国家银行,整顿税收。拥护奴隶制。决斗负伤致死。与麦迪逊、杰伊合写《联邦党人文集》。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近代史 • 美国近代史 汉密尔顿 美国政治家、法学家,联邦党领袖。独立战争时期曾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副官。后任大陆会议代表。1789年后长期任财政部长,任内设立国家银行,整顿税收。拥护奴隶制,不承认人的平等和“天赋人权”。在制宪会议过程中,坚决反对在宪法中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条款,但在国家结构问题上力排众议,坚持主张以中央联邦制取代分散的邦联制,并确立为宪法原则之一,使美国在独立后成功地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注重法律和政策的稳定性。因其在制宪过程中的杰出贡献,被誉为“美国宪法之父”。与麦迪逊、杰伊(John Jay,1745—1829)合写《联邦党人文集》。 出处:法学卷 • 外国法律史 • 人物著作 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tton,约1757—1804) 美国联邦党领袖。独立战争时期曾任华盛顿副官。后任大陆会议代表,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1789年后长期任财政部长,任内设立国家银行,整顿税收。拥护奴隶制。决斗负伤致死。政治思想集中在他编纂的《联邦党人文集》中。主张用强力维持国家的安定,以保护有产者的利益;反对联邦制,主张建立一个统一的相对集权的强有力的联邦政府。继承和发展洛克和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提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不仅要彼此分立,而且要相互制约与平衡。其政治思想对美国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外国政治家、政治思想家及学者 • 美 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