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文物考古卷 • 考古 •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
词条 | 汉长陵 |
释义 | 汉长陵 汉长陵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皇后吕雉的合葬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咸阳正阳乡毛庞村。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沛县人,推翻秦朝后,于公元前202年即位为皇帝,建立汉朝。吕后(前241—前180)于刘邦死后临朝称制达16年。陵园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885米,东西宽816米,园墙系夯土构筑,残高3米,四面各辟一阙门。陵园内高祖陵位西,吕后陵位东偏南,相距约280米。两陵封土均呈覆斗形,帝陵封土底边长153米,宽135米,现高32.8米。在陵园内外发现多处礼制建筑基址,出土有“长陵”铭瓦当,陵园西南曾发现螭虎钮阴篆“皇后之玺”白玉印玺。陵园北设有陵邑。陵邑址平面呈长方形,西墙长2200米,北墙长1300米,东面无墙。《汉书·地理志》载:“徙齐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在陵邑内发现有大面积建筑基址和建筑材料。陵园东绵延7.5千米,现存陪葬封土墓65座,史载陪葬长陵的有萧何、曹参、周勃、戚夫人等。 出处:文物考古卷 • 考古 • 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