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职业锚理论
释义
职业锚理论
职业锚理论  关于从职业选择到长期职业定位的理论。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沙因(Edgar Henry Schein,1928— )最早提出。所谓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实际是指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一个人在职业选择时具有所不愿放弃的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也就是个人经过持续不断的探索确立的长期职业定位。一个人的职业锚有三个组成部分:(1) 自己认知到的才干和能力;(2) 自我动机和需要;(3) 态度和价值观。职业锚通过个体的职业经验逐步稳定、内化下来,当他再次面临职业选择时,就成为其最不能放弃的职业定位。经过长期研究,沙因提出了八种职业锚,即技术职能型职业锚、自主独立型职业锚、创造创业型职业锚、管理型职业锚、安全稳定型职业锚、服务型职业锚、挑战型职业锚、生活型职业锚。认为当个人从事的职业和自己的职业锚相匹配时,个人的能力就能发挥,工作中得到的愉悦就多,就愿意为工作付出更大的努力。
出处:经济卷 • 企业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锚理论  关于职业的自我观的理论。即研究人们从职业生涯中最想得到什么回报。职业倾向理论的一种。美国管理学家塞因(EdgarSchein,1928— )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他归类了八种职业锚,分别是自主/独立型、安全型、技术专业型、管理能力型、创业型、服务型、追求完全挑战型、追求生活方式型。个人在职业生涯进程中,不断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潜能、需要、动机、态度和价值观所在,从而发展出清晰的职业锚,能指导、限制和整合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对个人职业选择和发展、个人职业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出处:管理学卷 • 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开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