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献章
释义
陈献章
陈献章1428—1500  明学者、文学家。字公甫,号石斋,学者称白沙先生,广东新会(今江门新会区)人。正统十二年(1447年)举人。应会试不遇,归居白沙村。成化十八年(1482年)以荐召试吏部,疏乞终养,授检讨以归。后屡荐不起。万历初追谥文恭。其讲学以静为主,从学者甚众,称白沙学派。为明代理学名家。亦工诗文,诗不入法,文不入体,粗率者有之,高妙者亦有之。有《白沙集》。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明代作家
陈献章1428—1500  明代哲学家。字公甫,世称白沙先生。新会(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白沙里人。受学于吴与弼。正统举人。曾应召,授翰林院检讨而归,自后屡荐不起。继承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观点,认为宇宙只是一理的表现,这理便是心。认为:“此理干涉至大,无内外,无终始,无一处不到,无一息不运。会此则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与林缉熙》)一生唯重心性之学,主静坐“澄心”,主张学以虚为基本,以静为门户,“常令此心在无物处”。认为学贵自得,即“不累于外物,不累于耳目,不累于造次颠沛。鸢飞鱼跃,其机在我”(《明儒学案·白沙学案》)。开明代心学之先声。著作有《白沙先生全集》。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人物
陈献章1428—1500  明新会(今属广东江门)白沙里人,字公甫,号石斋,人称白沙先生。正统举人。受学于吴与弼。曾应召,授翰林院检讨而归,自后屡荐不起。一生惟重心性之学,主静坐“澄心”,开明代心学之先声。继承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观点,认为宇宙只是一理的表现,这理便是心。他说:“此理干涉至大,无内外,无终始,无一处不到,无一息不运。会此则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与林缉熙》)工书法,山居笔或不敷,束茅代笔,有“茅笔字”之称。善绘墨梅。有《白沙集》等。
出处:中国古代史 • 历史人物 • 明
陈献章1428—1500  明哲学家、教育家。字公甫,新会(今属广东江门)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受学于吴与弼。正统举人。曾应召,授翰林院检讨而归,自后屡荐不起。一生唯重心性之学,主静坐“澄心”,开明代心学之先声。继承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观点,认为宇宙只是一理的表现,这理便是心。他说:“此理干涉至大,无内外,无终始,无一处不到,无一息不运。会此则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与林缉熙》)著作有《白沙集》。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人 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5:41:52